一般人皮膚難免有些狀況,如果問題不嚴重,許多人為免就醫麻煩,會先自行處理,拿藥擦擦看,等到無法收拾才會去看醫生。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,臨床上自行抹藥出問題的案例不勝枚舉。一般民眾大多會先用手邊成藥來止癢或擦擦看,如果不行就拿家裡其他藥膏試試看,一條接一條試了一輪,再不行就去藥房買藥或聽別人推薦偏方,也有人嚐試塗抹保養品或各種方法在自己皮膚上做實驗,像是塗抹蘆薈、精油、茶葉水、米酒、鹽水、醋、浸泡溫泉等。原本以為情況總會好轉,即使未改善應該也不會有甚麼大問題,當最後無法改善甚至更嚴重才會就醫,此時病情早已延誤數週甚至數月之久。

潘企岳提出以下一些臨床實際案例,一名年輕女子陰部毛囊炎,自行塗抹隨身成藥,結果紅癢難耐。女子乳暈騷癢約3個月,其間塗抹數種成藥止癢,結果越擦越癢症狀加劇,皮膚騷抓變厚成苔癬化,經治療一週後症狀明顯改善。

少女胯下騷癢不好意思看醫生,塗抹隨身成藥長達3至4個月未見改善,就醫後才知是股癬,兩週後治癒。多位病患臉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皮膚過敏,也都塗抹成藥月餘無效而就醫。

又一老婦臉部皮膚過敏,塗抹自己種的蘆薈、茶葉水、乳液月餘,結果整臉紅腫就醫。另一婦女頸部皮膚過敏騷癢,塗抹多種乳液後造成更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。

他還說,不少男性胯下癢去藥房買藥塗抹,結果長期使用過強藥物造成皮膚萎縮產生裂痕。還有一位老先生胯下長癬,就拿從前小腿的濕疹藥塗抹,情況惡化還怪醫生給的藥不對,另人啼笑皆非。另外有許多民眾腳底癢或腳底脫皮就以為是香港腳,自行購買香港腳外用藥長期使用,結果浪費了時間和金錢,問題依舊存在。

潘企岳解釋,一般外用止癢、消炎止痛成藥大多含有樟腦、薄荷、甲基水楊酸鹽、植物精油等成份,這些成份僅能暫時緩解癢感或痛感無法治療病症,如果塗抹過量或過於頻繁,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。

一旦皮膚出現異狀就應儘快就醫,不要聽信偏方以免病情惡化。不同皮膚問題所用的藥是不能通用,一般民眾無法分辨皮膚疾病,任意塗抹或買藥來使用只會適得其反。就像腳底癢不一定是香港腳,香港腳不一定會癢,由醫師來確認才能對症下藥。總之「皮膚有病宜就醫,自行抹藥問題多!」

新聞來源 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85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ia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